教学成果
小
中
大
发布日期:2014-08-30
国家级教学成果奖
序号  | 项目名称  | 完成单位  | 主要完成人  | 成果类别  | 获奖等级  | 获奖年度  | 
1  | 校企合作培养“双师型”职教师资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| 职业技术学院  | 谢勇旗;王玉苗;陈嘉兴;许淑燕;潘海生;李友节;洪娟  | 职业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8  | 
2  |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教师培养模式改革——职前职后一体化  | 学校办公室  | 李建强;戴建兵;赵夫辰;郑振峰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4  | 
3  | 中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送教下乡的办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| 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  | 张志增;孙志河;谢勇旗;王玉苗;孙连勇  | 职业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14  | 
4  |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 | 职业技术学院  | 刁哲军;孙志河;刘晶;邵力; 谢勇旗;王玉苗;王世斌;潘海生  | 职业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4  | 
5  | 实施实习支教工程,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  | 学校办公室  | 李建强;戴建兵;赵夫辰;陈世民;刘建军;冯玫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09  | 
省级教学成果奖
序号  | 项目名称  | 完成单位  | 主要完成人  | 成果类别  | 获奖等级  | 获奖年度  | 
1  | 新时代师范生从教技能养成及能力辐射模式构建  | 学校办公室  | 戴建兵 郭毅 陈嘉兴 高立中 刘毅玮 徐书景 水小溪 张宇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19  | 
2  | 来华留学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|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| 刘敬泽 姜文振 赵金广 张惠珍 王军、阎浩然 康振国 张艳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19  | 
3  | 基于提升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创新型化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|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| 曾艳丽 吴秀明 于海涛 李双进 韩占刚 孟祥文 武明星 涂华民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19  | 
4  | 基于OBE理念的数学学科创新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| 数学科学学院  | 苑立平 米据 王彦英张生春 麻常利 谢永红 丁雁鸿 李计勇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9  | 
5  | “铁与人类健康”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| 生命科学学院  | 常彦忠 曹鹏秀 于鹏樊玉梅 谭克 高国粉尤琳浩、张建华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9  | 
6  | 师范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——基于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  | 商学院  | 张广兴 王明吉 李光辉 张志强 王艳芳 尚亚娟 刘宏伟 张琳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9  | 
7  |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 | 马克思主义学院  | 赵学琳 范树成 路晓峰 李雪辰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9  | 
8  | 建好“英美诗歌欣赏”在线开放课,襄助世界文明互鉴,促进民心相通  | 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  | 李正栓 南方 王密卿刘露溪 申玉革 贾晓英 李丽辉、张青梅尹航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9  | 
9  | “精-导-践-悟”地理信息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 |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| 张军海 傅学庆 李仁杰 李继锋 袁金国 胡引翠 田冰 刘强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9  | 
10  | 师范认证境域下启发·诊治·竞技·反思性 崇德瀹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——以物理学科为例  | 教师教育学院、物理学院  | 张丽萍 张书敏 李淑红 赵萍萍 马艳华 庞立 王重阳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9  | 
11  | 《数字影视编导与制作》线上线下混合式“金课”建设与应用研究  | 教育学院  | 王润兰 王晓旭 马艳彬 闫鹏展 李建英 宋秉霖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9  | 
12  | 高师院校语言文字教学研究  | 文学院  | 李冬鸽 袁世旭 李智李丽云 郑振峰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9  | 
13  |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动漫卡通角色设计研究  | 美术与设计学院  | 祁凤霞 李婷 祁海霞、李娜 王飞飞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9  | 
14  | 基于产品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| 职业技术学院  | 靳慧龙 孙军英 聂婷婷 赵华 王拓 王翔 刘亚川 赵 佳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9  | 
15  |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| 学校办公室  | 邓明立 阎福玲 仝文瑶 张广兴 徐书景赵书良 靳慧龙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16  | 
16  | 破解农村基础教育难题,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| 教师教育学院  | 李建强 邓明立 戴建兵 赵夫辰 刘毅玮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16  | 
17  | 教学科研学科一体化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 | 生命科学学院  | 刘敬泽 郭毅 赵宝华周春江 汪翠琴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6  | 
18  | 卓越化学教师“立体化培养”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|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| 于海涛 曾艳丽 盖立春 申金山 马建峰 杨述韬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6  | 
19  | 高师中文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| 文学院  | 胡景敏 曾智安 闫东利 程长虹 刘万川 易卫华 张大江 刘亮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6  | 
20  | 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育人模式研究  | 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 | 赵小兰 张骥 王宪锋杨辉 许立新 郝保英范树成 吴智育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6  | 
21  | “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”背景下高校美术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——以河北师大美术与设计学院“创新杯”第二课堂为例  | 美术与设计学院  | 蒋世国 王福明 孟庆军 崔强 马振琪 任梅勤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6  | 
22  | “院团合一”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 | 音乐学院  | 单建鑫、秦庆昆 段学军 刘敬东 韦建斌邓博 骆岭 韩梅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6  | 
23  |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模式研究  | 商学院  | 刘秀英 苏志霞 时金芝 毛晓光 郑永武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6  | 
24  | U-S合作视域下优化物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|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| 魏国强 李子明 马艳华 郭金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6  | 
25  |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教师培养模式改革——职前职后一体化  | 学校办公室  | 李建强、戴建兵 赵夫辰、郑振峰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13  | 
26  | 人体及动物科学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 | 生命科学学院  | 段相林 刘敬泽 杨振才 吴跃峰 常彦忠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13  | 
27  | 大学文化研究  | 学校办公室  | 戴建兵 蔡辰梅 张惠珍 白玫 杨凤英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3  | 
28  |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教材)  | 文学院  | 王长华 阎福玲 霍现俊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3  | 
29  | 英美诗歌教学与研究  | 外国语学院  | 李正栓 冯梅 白凤欣 张青梅 南方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13  | 
30  | 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 | 法政学院  | 范树成 赵丽欣 周淑萍 任广浩 张继良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3  | 
31  | 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| 教育学院  | 薛彦华 鲁忠义 索桂芳 赵明录 赵铭锡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3  | 
32  | 庞磁电阻材料电阻率和磁电阻的温度特性测量——本科生实验设备和教材  |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| 唐贵德 陈敬利 陆伟郭革新 严振庄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3  | 
33  | 基于化学科普活动培养大学生素质和研究能力的实践  |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| 马子川 张英锋 邢胜涛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13  | 
34  | 实施实习支教工程,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  | 学校办公室  | 李建强 戴建兵 赵夫辰 陈世民 刘建军 冯玫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09  | 
35  | 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| 学校办公室  | 王长华 蔡新华 章炼李孟建 张振国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09  | 
36  | 高等师范院校实习支教研究  | 学校办公室  | 戴建兵 赵夫辰 程浩曹志新 高立中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09  | 
37  | 技术引领、科研推动、深化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与实践  |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| 张军海 李仁杰 傅学庆 田冰 胡引翠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09  | 
38  | 概念图策略下的生态化、创新型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 |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| 张丽萍 刘建军 李文娜 郑瑞新 何琪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09  | 
39  | 实践新课程标准,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 |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| 王彦英 张生春 陈雪梅 程海奎 杨春宏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09  | 
40  | 高师院校中文本科语言类核心课程教材创新研究(教材)  | 文学院  | 郑振峰 唐健雄 武建宇 桑宇红 李彦循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09  | 
41  | 构建书法公共课“一三五”教学模式培养全面、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 | 美术学院  | 寇学臣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09  | 
42  | 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 | 附属实验中学  | 闫振莲 柳文茂 李忠民 乔彦勋 武丽娟  | 基础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09  | 
43  | 实施实习支教工程,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  | 学校办公室  | 李建强 王长华 戴建兵 蔡新华 王克勤  | 高等教育  | 一等奖  | 2007  | 
44  |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(系列教材)  | 教育学院  | 石国兴 刘毅玮 黄琦 肖建伟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07  | 
45  | 构建教学研创新教学模式,深化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建设  |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| 葛京凤 冯忠江 商彦蕊 陈辉 梁彦庆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07  | 
46  | 无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|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| 李铭岫 杨述韬 贾密英 陈汝芬 王淑萍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07  | 
47  | 加强生物学学科建设,构筑人才培养的平台  | 生命科学学院  | 刘敬泽 段相林 孙大业 赵建成 赵宝华  | 高等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07  | 
48  |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《生物学》实验教科书的研编和使用  | 生命科学学院  | 刘植义 付尊英  | 基础教育  | 二等奖  | 2007  | 
49  | 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| 教育学院  | 刘 茗 雷彦兴 王岩 王荣珍 左海云  | 高等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07  | 
50  | 中学生语文学习内驱力的培育  | 附属中学  | 张占根 王丽华 韩振强 韩爱玲 汪静  | 基础教育  | 三等奖  | 2007  | 
				
				
				

	
